隨著涉稅管理的不斷規范,“兩套賬”的企業要注意了!讓公對私、私對公賬戶支付成為稅務檢查的重點。
這種轉賬方式千萬別用!
1、什么是公共?什么是私人?
公司間轉賬可分為同行轉賬和跨行轉賬。同行轉賬一般即時到賬,跨行轉賬會延遲,需要對方提供收款人姓名、收款人賬號、收款人銀行名稱。目前的“三流一致”是指資金流、發票流、合同流的統一,有的還會加上貨物流,即“四流一致”。
2、公眾賬號的作用
(1)開具發票和扣稅需要公共賬戶,這也是最重要的規則。(2)公司間的交易需要轉移到公共賬戶。(3)進出口貿易行業,需要有公眾賬號才能辦理進出口經營權。(4)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需要公共賬戶。
3、關于私人賬戶的規定
一般公司賬戶原則上不能轉個人賬戶,銀行對此也有規定:可以用網銀支付個人,但要提供相關資料,否則銀行有權拒絕辦理。
有人問:既然私轉規定這么多,為什么很多公司經常把公司賬戶變成法人個人賬戶?
原因很簡單——避稅!
幾年前,在網絡發票支票認證平臺尚未開通、金三稅系統尚未上線的情況下,私轉行為尤為猖獗,因為當時查處涉及面廣、難度大,監管體系尚未成熟。就這樣,很多企業通過不蓋公章、不開發票、不結賬的方式偷稅漏稅。
然而,如今,這種形式的公共對私人和私人對公共的會計已成為稅務審查的重點。無論是公司賬戶還是個人賬戶,一旦銀行檢測到資金流動異常,很可能會被稅務部門盯上。
公私轉讓有什么風險?
1、挪用公款
一般公司賬戶里的資金往來都是有據可查的,但是如果轉到老板的私人賬戶里,就很難分辨這筆錢是公用還是私用了。前段時間某公司財務人員挪用巨額公款打賞平臺主播的案例,至今記憶猶新。
根據法律規定,公司的資金必須接受監管,不能私用。一旦查出挪用公款,情節嚴重的將定罪量刑!
2、逃稅
大家都知道財務核算必須要有原始憑證,通過個人賬戶轉出的錢很多都有不透明的賬本,沒有合法的稅務憑證,所以很有可能不會提供增值稅發票,有偷稅漏稅的嫌疑。一旦被查,企業將面臨巨額退稅處罰。
3、涉嫌洗錢
一旦大額個人賬戶累計次數過多,銀行將被列為重點監控對象,檢查是否存在洗錢的可能。注意,不僅僅是金額大,一年內收藏數量大的對象也會被納入重點監控,不是所有的大額交易都會被監控。
關于大額支付交易的規定:
個人戶之間、個人戶與單位賬戶之間轉賬20萬元以上,屬于大額交易;個人短期內累計100萬元以上的現金收支為可疑交易。
將重點監控以下內容:
任何賬戶中超過50,000英鎊的現金交易;公戶轉會,200多萬;私人賬戶轉賬超過20萬(境外)或50萬(境內)。
【案例】我司有一筆客戶以個人名義打給老板私人賬戶的款項。然后,老板從私人賬戶向公司賬戶支付了一筆款項。后來客戶把貨款從公司賬戶轉到我公司公司賬戶,要求把之前的貨款退回到他個人賬戶。
這樣就需要把這個錢從我們公司的公司賬戶轉到老板的個人賬戶,再把這個錢從老板的個人賬戶轉到客戶的個人賬戶。這能做到嗎?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做?
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從哪來的就回哪去,把原來的錢還回去。
隨著金稅四期升級系統的監控,很多企業因為歷史資金流向不明,通過系統申報納稅的數據發現了問題。用了一些假發票抵稅,記錄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收支,都被要求補繳幾千萬的稅,沒有賠償?就等著稅務局來搬書吧!
再次提醒老板和財務部:公司的業務往來必須按規定上對公賬戶,不要心存僥幸想著走私賬戶逃稅!
注意這些稅務風險!
1、虛開發票將被清算。
稅務創建了最新稅務分類代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今年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因為歷史欠賬而被認定虛開發票!
2、高收入稅將面臨嚴格控制。
今年我國將參與涉稅信息交換,高工資、多渠道、多類型收入者將面臨嚴查!
3、股權轉讓稅收政策面臨變數。
中國各地如火如荼的合伙制基金避稅政策可能需要清理甚至糾正。因為目前實際上股權轉讓稅已經明確了,一些地方在執行中存在偏差,必須清理糾正!
4、新業態的稅收會有很大的進步。
北京地稅查處的某直播平臺主播巨額退稅案就是一個經典案例。中國沒有一個業態不再在稅務監管范圍之外!目前稅收監管沒有法外之地!
最后提醒:如果遇到不聽會計勸阻,繼續上述違法行為的公司和企業主,最好盡快離開!
以上稅種正在嚴查中。你清楚這些轉移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