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熱線:400-1617-182
業務電話
13907644622 18089871222 18078980538 18078993011

5分鐘看懂海南自貿港未來十年規劃

發布時間:2023-01-13 16:38 熱度:1225

蹄疾步穩 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 

  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和利益固化的藩籬,在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城鄉發展一體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進展,為海南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習近平 

先走一步 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 

  海南對外開放基礎較好,具有面向東盟最前沿的區位優勢,又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應該在開放方面先走一步,希望海南積極探索,實施更加開放的投資、貿易、旅游等政策,為全國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新鮮經驗。 

  ——習近平 

“敢”字當頭 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希望海南發揚經濟特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上走在全國前列。 

  ——習近平 



    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旅游大島,海南的藍天白云已經被國家規劃了,在未來十年海南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5分鐘看懂海南自貿港未來十年規劃

一、目標愿景

戰略目標:將生態與發展作為“出發點”和“歸屬點”,突出海南“生態、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把握“一帶一路、消費時代、創新發展”三大機遇,確定戰略總目標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2030年,國際旅游島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范例。

戰略定位:本次規劃戰略定位可概括為:“一點、兩區、三地”。“一點”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兩區”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改革創新試驗區;“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島海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國家熱帶特色產業基地、南海資源開發服務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總體布局

根據全省“一點兩區三地”的戰略定位,結合海南島嶼省特征、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現狀發展基礎,按照“嚴守生態底線、優化經濟布局、促進陸海統籌”的空間發展思路,統一籌劃海南本島和南海海域兩大系統的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設施保障、功能布局、經濟發展,在構建全省生態安全格局,保護好海南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基礎上,調整優化全省開發建設空間,合理配置資源,促進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2030年,海南島陸域空間中,一級生態功能區面積11535平方公里,占全島陸域面積的33.6%;二級生態功能區面積15984平方公里,占全島陸域面積的46.4%;開發功能區面積3699平方公里,占全島陸域面積的10.8%。



三、生態保護格局

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區為核心,以重要湖庫為節點,以自然山脊及河流為廊道,以生態岸段和海域為支撐,構建全域生態保育體系,總體形成“生態綠心+生態廊道+生態岸段+生態海域”的生態空間結構。

生態綠心。包括五指山、霸王嶺、黎母山等40個重要山體、62萬公頃熱帶雨林和12個自然保護區,是生態保護與水土涵養的核心空間。

生態廊道。包括38條生態水系廊道和7條自然山脊生態廊道,是全島指狀生長、山海相連的生態骨架。

生態岸段。包括河流入海口、基巖海岸、自然岬灣、潟湖、紅樹林等重要海岸帶類型。

生態海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海洋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近岸海域。



四、開發布局

開發建設結構:建設海口、澄邁、文昌一體化的瓊北綜合經濟圈和三亞、陵水、樂東、保亭一體化的瓊南旅游經濟圈,輻射帶動全省;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濱海旅游公路、機場港口為依托,優化全省城鎮、旅游度假區和產業園區布局;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形成“日月同輝滿天星”的開發建設結構。以海南島及三沙市主要島礁為依托,加強海上基地、機場航空、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海洋資源開發格局。



五、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發展目標:堅持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統一規劃,優化全省城鎮空間格局和功能定位,以生態文明、全島同城、區域一體、梯度推進、城園互動、產城融合為指導,促進兩極地區一體化發展,全面提升城鎮及鄉村的就業吸納能力和收入帶動能力,促進就地就近城鎮化,有序推進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鄉村的協調發展,最大限度的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實現全省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全省城鎮和鄉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城鎮化水平及規模。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城鎮人口約650萬;2030年城鎮化率達到70%左右,城鎮人口約887萬;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個特色產業小鎮,2030年將所有建制鎮建成特色產業小鎮。

城鎮空間結構:全省構建“一環、兩極、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一環”即依托環島高速鐵路、環島高速公路、環島濱海旅游公路形成串珠狀城鎮空間環,是全省城鎮化的主體空間。“兩極”是指海口、澄邁、文昌一體化的瓊北綜合經濟圈和三亞、陵水、樂東、保亭一體化的瓊南旅游經濟圈。“多點”是指依托田字型高速公路和國道、省道,加快特色產業小鎮和其他縣城鎮、建制鎮及美麗鄉村建設。



六、產業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大力提升熱帶高效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和高技術產業、做大做強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

重點發展的十二類產業:旅游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現代物流業,油氣產業,醫藥產業,低碳制造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七、基礎設施(五網)

5分鐘看懂海南自貿港未來十年規劃

1、路網:任務目標。推動全省“海陸空立體化交通系統”的一體化互聯互通。

2、光網:任務目標。按“一年補短板、三年達先進、五年要領先”的目標,實現我省網絡強島建設取得突破性發展。

3、電網:任務目標。建設全島智能電網系統,完善電源與輸配電網絡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電網服務水平。

4、氣網:任務目標。逐步提高全島燃氣普及率;實現管道天然氣覆蓋全省市縣城區。

5、水網:任務目標。構建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三大體系。


八、公共事業

1、醫療服務:基本建立由省、市(縣、區)、鄉鎮(社區)、村四級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實現全省“一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全覆蓋。

2、文化體育事業:優化全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空間布局,海口、三亞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標志性文化設施和服務平臺;東部地區市縣做大做強文化事業,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中西部地區市縣繼續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3、教育事業:加快推進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實現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加快調整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結構,著力推進熱帶海洋學院、旅游大學、教育產業園區建設等教育重點工程,繼續擴大學前教育規模,適度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加快擴大國內外合作辦學規模。

4、科技事業:凝練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環境、醫藥和健康、生物和現代農業等領域,凝練實施一批體現海南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更是掀起了一場解放思想、促進行動,深化改革開放的風暴。全省各級各部門以習總書記視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問題為導向,以研討促行動,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深入剖析當前發展中的問題和不足,明確未來發展的優勢和方向,做好新的頂層設計……進一步革除影響海南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性障礙。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海南改革開放必將迎來新一輪重大機遇。如何抓住這些機遇?海南干部群眾在大研討大行動中進行著深入的思考,夯筑起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海南新一輪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的雄心壯志。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快速辦理通道
免費咨詢
在線客服系統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欧美日韩一级,欧美va手机在线视频,久久福利性爱视频,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视
日本熟女中文字幕DVD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